包公祠位于開封市中心西側,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他出生在一個封建官僚的家庭,從小就深受封建倫理道德的熏陶。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進士及第,被朝廷任命為建昌縣知縣,因其雙親年高體弱,須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視事。父母謝世后,才出任長縣知縣。嗣后,包拯歷任端周知州、監察御使、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三司戶部副使、知諫院;瀛州、揚州、廬州、池州、江寧、開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樞密副使而卒,追贈禮部尚書。
包拯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開封人民為了紀念他,遂以“包府”代稱開封府,又以包府坑代稱開封府遺址。八十年代,市政府在包府坑西湖的西南角重建包公祠,供人瞻仰,包公祠亦是國家旅游局開發建設的中原旅游區中重要的景點之一。
開封包公祠占地l公頃多,是一組典型的仿宋風格古典建筑群,它氣勢宏偉,風格凝重而典雅。祠內主要建筑與景觀有大門、二門、照壁、碑亭、二殿、廂廊大殿、東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龍亭與噴泉、小橋流水、磷峋奇石等,其中大殿內高3米多、重達2.5噸的包公銅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帶,正襟端坐,一手扶持,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凜然不可予奪的浩然正氣,是集歷史、思想、藝術于一體的包公寫照,像兩旁還陳列著反映包公真實生平和清廉品德的歷史文物與典籍。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詩、開封府題名記碑、包公家訓、包公書法手跡、墓志銘等,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有北宋開國以來148年中183任開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可謂京官的花名冊),唯有包公名下有一條深深的凹痕,這是人們觀賞碑刻時總在其名下指指點點,天長日久磨出來的,它正是歷代人民愛戴包公的見證。東西展殿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傳說軼聞、歷史故事,特別是東殿的群組蠟像《鍘美案》與真人大小一樣,色彩鮮明,形神俱備,毫發俱現,栩栩如生,倍受中外游客贊揚。
開放時間
07:00~19:00
地址
河南省開封縣向陽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