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梅哈芬(德語:Bremerhaven)位于德國西北部威悉河的入海口,與不來梅組成了德國最小的聯邦州不來梅州,兩市之間有60公里的距離。它是位于易北河和威悉河下游之間的“易北-威悉三角地帶”的中心城市,也是德國北海沿海城市中唯一一個人口超過十萬的大型城市。不來梅哈芬是歐盟劃定的“不來梅-奧爾登堡大都市圈”的城市之一,處在與“漢堡大都市圈”的臨界線上。
依靠它的遠洋港區,不來梅哈芬是德國主要的出口門戶,同時躋身歐洲最大的港口城市之列。此外,它還是德國重要的科研中心,2005年被德國科學基金會協會評為“科學城”。
中世紀時期:歷史文獻于1139年首次提到格斯特多夫和烏爾斯多夫兩個村,1275年又提到勒和,勒和從中世紀開始就已經是這一地區的行政和市集中心。不來梅大主教和不來梅市一直在爭奪對這一地區的掌控權。1648至1654年之間,這一地區被瑞典占領,1719年起又劃歸布倫瑞克-呂納堡選帝候國,1814年歸屬漢諾威王國。
不來梅哈芬建市:由于威悉河的不斷沙化,不來梅市長約翰?斯密特從漢諾威王國購入現在不來梅哈芬中心區的這塊土地,建設不來梅外港,并將城市命名為不來梅哈芬――哈芬在德語中的含義是港口,因此這個城市又譯不來梅港。1830年舊港池建造完畢。到1854年,不來梅哈芬已經發展為歐洲向外移民人口數最多的港口。在19世紀下半葉,又先后有新港池、凱撒港池、凱撒船閘等港口設施建成。1857年,北德商船(又稱北德勞埃德)成立,并迅速發展為不來梅最大的船公司,甚至于1881年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公司,不來梅哈芬也隨之揚名海外。二戰中不來梅州的港口設施幾乎完全被摧毀,1962年在原本的哥倫布碼頭重建了郵輪碼頭。從1975年起,集裝箱碼頭一步步擴大,現有5公里長的規模。
漁港:不來梅哈芬的漁港(最早屬于格斯特明德)早在1925年就被稱為歐洲大陸最大的漁港,1971年漁港成為一個獨立的城區。
近當代發展:不來梅哈芬的周邊市鎮歷經幾番整合,最終合并成威悉明登市。1939年,甚至連不來梅哈芬也被劃入普魯士王國的威悉明登市,只有遠洋港區被單獨圈出,交還給不來梅市。1947年1月,美國占領軍將威悉明登市改稱不來梅哈芬,作為城市劃入聯邦德國最小的聯邦州不來梅州,但是遠洋港區依然歸不來梅市所有。
不來梅哈芬市劃分為南北兩個大區(Stadtbezirk),大區之間由格斯特河(Geeste)隔開。兩個大區下轄9個城區(Stadtteil)和24個街道(Ortsteil)。不來梅哈芬的遠洋港區隸屬于不來梅市。不來梅哈芬市按照兩市的協議代理行政管轄權。
不來梅哈芬向北與朗根、向東與希夫多夫、向南與洛克斯施泰特接壤,往西與諾登哈姆隔河相望、通過輪渡相連。這些周邊市鎮都隸屬于下薩克森州,因此不來梅哈芬是不來梅州的一塊飛地。
由于受到北海的影響,不來梅哈芬的氣候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很少長時間溫度超多30攝氏度,冬天不常降雪、氣溫很少低于零下10攝氏度。
德國海外移民博物館(DeutschesAuswandererhaus)
德國海外移民博物館(DeutschesAuswandererhaus)于2005年開館,位于新港池邊。這個博物館通過實物、聲音和圖像模擬的手段講述19和20世紀德國人通過不來梅哈芬向海外移民的過程和歷史。其中德國人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是美國。德國移民的后裔甚至可以在博物館的資料庫中查詢先輩在不來梅哈芬登船時的紀錄。2012年8月,博物館增加了一個介紹18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移民到德國的歷史的新展館,從而成為德國唯一具有此類展覽的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于2007年獲得了“歐洲年度博物館”的榮譽,其獲獎主要原因是它通過場景模擬的方式講述一段感人的歷史。德國的博物館上一次獲得此項榮譽在此前15年前。
德國航運博物館(DeutschesSchiffahrtsmuseum)
德國航海博物館(DeutscheSchiffahrtsmuseum――DSM)于上世紀70年代開館,它是德國的國家級航海博物館,兼備展覽與科研的功能。這個博物館隸屬于著名的德國萊布尼茨學會。德國航海博物館最重要的陳列品是在不來梅發現的來自1380年的古代商船。展館的各個展區分別針對不同的歷史時代和不同的話題,例如商船、漁業和捕鯨業、極地研究、軍事等等。此外,在博物館前的舊港池還能看到來自各個時期的不同船舶樣品。